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润疆】新疆文旅这十年 文化润疆入人心

点击上方『和田是个好地方』 关注我们
CLICK THE BLUE WORD TO FOLLOW US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关键是增强文化认同。


歌手在景区表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部部讴歌新时代、彰显新风貌、传递新力量的文学文艺作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讲好中国新疆故事;各级各类文化场馆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打造文旅结合亮点,让中华文化浸润天山南北;奔走在高山莽原之间的文博和非遗工作者用心守护着祖国的文化遗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稳固根基。

优秀文艺作品奏响时代强音
      歌舞剧《玛纳斯》的演员正抓紧排练,为11月赴北京演出和疆内巡演做准备;大型历史题材舞剧《张骞》,亮相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电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走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特别放映单元,同时入围长春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


舞剧《张骞》演出。图片由新疆艺术剧院提供
      近年来,新疆文艺作品以多元表现形式、多种创作风格、高科技手段运用等方式打造艺术精品,推动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2021年,新疆歌舞晚会《新疆是个好地方》、话剧《金色的胡杨》、杂技剧《楼兰寻梦》进入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由新疆艺术学院22位小伙子表演的舞蹈《阳光下的麦盖提》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金奖。


话剧《金色的胡杨》演出      “这部源自刀郎木卡姆艺术的现代舞蹈,展现了新疆舞台艺术出色的创演能力。”新疆舞蹈家协会秘书长高善君说,《阳光下的麦盖提》编导张鹏、李梦雨创排的《铅华·满壁》近日又入围“荷花奖”古典舞终评。


      舞剧《张骞》和歌舞剧《班超》都诞生于文艺创作的交融互鉴之中,新疆本地艺术院团和国内一流创作团队深入合作,用精湛的歌舞表演、现代的舞美设计,展现历史上的新疆。“文艺创作以发展的眼光解读历史,这样的合作让新疆各艺术院团创演人员的专业能力迈向新高度。”新疆艺术剧院党委书记蔡晓荣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作家在“五个一工程”、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平台上屡创佳绩,自治区文艺扶持激励资金项目、天山文艺奖等项目,也加大了对文学创作的扶持力度。刘亮程的《捎话》入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和丰收的《西长城》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阿瑟穆·小七的《解忧牧场札记》提名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优秀作品的诞生都基于作家长期扎根基层寻找好故事。近年来,新疆作家协会连续多年组织作家赴基层创作,相继推出《博格达来信》《诗意栖居柯柯牙》《达坂兵》《伊吾河穿过群山》《大国脉》等作品,用文字展示真正的中国新疆。


      “新疆是好故事的发生地,也是好作家的成长地。”刚刚凭借《在阿吾斯奇》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军旅作家董夏青青说。


      截至今年,新疆已有265人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其中的“85后”“90后”成为文学创作新生力量。麦麦提敏·阿卜力孜的诗集《顶碗舞》入选中国作协2022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作品,唐嘉璐的短篇小说集《天鹅湖》入选2021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网络作家艾力塔姆尔·排尔哈提的《家父汉高祖》今年占据起点中文网历史分类榜首。


      “因为青春力量的注入,新疆文学创作在追寻文质兼备的道路上,还彰显着对创作空间的超强想象力,对当下生活的渗透力。”新疆作家协会秘书长王族说。

公共文化充实精神生活


      目前全疆有110家公共图书馆、117家文化馆、58座美术馆、1130个文化站等,它们逐步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文化活动,并与北京、浙江、山东等地的文化场馆实现资源共享。


新疆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展》
      截至今年6月,全疆已建成文化馆分馆1033个,图书馆分馆965个。“新疆各级文化场馆已成为集展览、宣教、研学为一体的文化打卡地,让群众实现就近享受文化惠民。”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蒲怀民说。


      据统计,目前新疆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39.02平方米,较全国平均值高9.9%;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面积421.86平方米,较全国均值高27%。


      全疆现有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陈列馆等)246家,其中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备案的博物馆92家。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图片由李霆钧提供


      今年5月18日开馆的新疆博物馆二期新馆,观众接待能力增长至每年200万人次,较之前提高一倍。馆内《新疆历史文物展》赢得观众认可,日接待量最高时达7000人次。


      “我们要进一步丰富展示内容,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说。目前新疆博物馆正在筹备《中华史册——国家治理新疆实证文物展》展陈。


      全疆各地各级文博单位与国内同行积极接洽,让文物“转”起来。2021年国庆假期,位于图木舒克市的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展出了故宫博物院“金玉满堂——清代宫廷仪典与生活”展。


      目前,全疆共有上百家特色博物馆,包含自然科普、特色景区、红色基因、生态建设等门类。“特色博物馆丰富了新疆的博物馆体系,将在推进文旅结合中发挥重要作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工作处副处长王金文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图书馆(新疆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全疆各地公藏单位,在2017年完成了对全疆近2万部古籍的普查登记工作,完善古籍的身份信息。此外新疆古籍修复中心自2014年成立至今,已完成30余种馆藏古籍的修复。同时,部分公藏单位还对现存古籍文献进行了数字化保护。

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
      9月的轮台县城外,“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之一、奎玉克海协尔古城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执行领队张相鹏正在探方里忙碌。“这里是目前新疆经考古发掘,年代明确且最早的城址,是春秋至汉时期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重要城镇,填补了新疆绿洲城邦早期发展历史发现和研究的空白,出土文物体现着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特征。”张相鹏说。


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现场。图片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提供


      近年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集中多学科力量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主持主动性考古发掘22项,合作实施33项,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奇台石城子遗址、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相继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些考古成果为实证历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阐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格局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将持续办好考古公众开放日和成果展等活动,实现考古过程和成果能惠民、共享。


      2020—2021年,自治区各级文化和旅游(文物)部门通过专项调查,最终确定新疆石窟寺及摩崖造像遗址共58处。“它们充分实证了佛教在西域传播的历史,见证了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将对石窟寺做数字化保护并向公众展示。


新疆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展》


      截至目前,全疆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135处,它们成为普及考古和文保知识并助力文旅结合的平台。


      近年来,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不断取得实效。在2021年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新疆(含兵团)的维吾尔族曲棍球、蒙古族民歌等14个项目加入,至此新疆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到94项。


      “自从这项技艺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后,订单更多了。今年在乌鲁木齐参加非遗展时,还有山西客商想让这手艺在那边落地。”塔塔尔族传统糕点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再屯娜·卡利穆瓦说。


      随着“天山南北贺新春非遗年俗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疆非遗周”和“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等系列活动日渐成熟,新疆非遗品牌传播矩阵初步成形。


“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现场
      长期以来,新疆各级非遗传承保护部门通过专项资金补助、场所提供等方式,鼓励传承人收徒传艺。“非遗传承人在带动非遗技艺就业、推动旅游、壮大文化能人队伍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负责人说,新疆目前有250多个非遗展示传承场所,为传承人和爱好者提供了授艺、学艺交流平台。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 银璐 摄

往期精彩回顾



【美丽和田】和田大漠湖杨生态景区纳入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
【云游和田】策勒县阿萨古城
【瓜果之乡】新疆墨玉:蓝宝石葡萄丰收了
【安全生产】小知识,你掌握多少?
【疫情防控】疫情小贴士 如何正确佩戴N95口罩
【疫情政策】新疆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汇总(10月6日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